2017-11-23 点击:2092
今天我们对以前投的两个小公司的评估,我们的讨论和给他们的建议不妨和你分享一下,因为它们的情况在创业公司中颇有代表性。
这两家公司(分别假设为 甲 公司和 乙 公司)都是同时起步在做同一个领域的事情,具体的方向恕我不能泄露。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很聪明,对所在领域专业知识的了解都堪称精深,调动资源的能力和推广水平都很高。当然他们有各自具体的特点,甲 公司的创始人比较年轻,十五六岁就大学毕业了,想象力丰富,乙 公司的两个创始人在 40 岁左右,对未来市场所在的行业经验较多。
甲 公司一开始定位做纯技术,这个技术在市场上当然有需求,甲 的创始人也有能力实现这个技术,加上他非常会销售自己的想法,从世界知名的大银行和其他一些财富 500 强公司挖来了一些 VP,打造了一支明星团队。但是,接下来他们需要证明自己的技术有实用价值,就需要做一件具体的事情。这支明星团队试图打造一个大平台,让客户在上面二次开发做具体的事情。但是由于他们计划过于庞大(那些高管出来当然不会满足挣小钱),战线比较长,尝试了两三个主意都没有结果,半途而废了。虽然开始搞得风风火火,但是近半年的进展非常缓慢,他们想做的平台一直是空中楼阁。
听了他们的汇报,曾鸣教授和我非常一致地认为他们完全走错了路。虽然我一直讲,在商业中绕不过去的一环能挣到最大的钱,而掌握这样一环的都是平台公司,比如 Google 和 阿里巴巴。但是,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够做出一个通用的平台。今天大家看到平台公司挣大钱,看到它们可以控制上下游,在各种场合必谈平台,但是真正成功的平台公司都是从单点突破做起的,Google 靠的是搜索,腾讯靠的是聊天,阿里巴巴则是做 乙2乙 牵线搭桥的苦差事(多一个销售人员多一份收入,可不像今天的淘宝,睡觉时也收钱)。等他们真的把东西做好了,单点突破才可能牵动整个行业,才慢慢做成平台。
公司 乙 一开始也是开发技术,但是两个创始人在开发时非常有针对性。虽然从理论上来讲,乙 公司的技术是通用的,但是他们一开始只做了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市场。随着他们的开发工作一步步完成,客户对他们的产品所能提供的服务看得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尝试他们的产品。我想,等他们的产品第一个版本正式发布,很多为他们做 乙et甲 测试的客户会最终成为他们的付费顾客。虽然他们一开始寻找的市场并不大,但是只要他们走通这个市场,横向扩展(lever甲ge)并非难事。现在,他们已经获得了新的一轮融资,估值比 14 个月前长了 4 倍,而且还有一家公司在和他们谈收购的事宜。
小公司一开始,由于资源有限,不可能像大公司那样全面铺开工作,即便创始人有很高的心态,也需要从一个突破点开始做起。你或许还记得我在前几封信中讲到,一个产品要打磨得像样,也需要一万小时或者更长的时间,初创公司规模小,要想在短时间里某个方面领先大公司,必须要把所有的人力集中在一个点,把它打磨好。曾鸣教授和我将这个看法转达给 甲 公司的创始人,不知道他是否能听得进去。
做风险投资的好处是上班时间非常灵活,我这天下午要配眼镜,因此三点钟就离开办公室了。不过,你不要觉得我的工作很轻松,因为我即便早走了,工作也并不会因此减少,更何况周六我们是要上班的。很多创业者周一到周五非常忙,他们只能周六去找融资或者汇报工作。
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要做投资。做投资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接触有各种各样新想法或者掌握技术的年轻人,这才使得我们不落伍。在和大量创业者交谈后,投资人才会对当下的技术趋势有把控。至于挣钱,虽然很多人看到成功的风险投资能有几十倍甚至更高的回报,但那是非常少的情况。在美国过去的三十年里,风险投资年均回报(IRR)扣除管理成本也就在 10%-20% 左右,而且 5% 的基金拿走了大部分利润。在美国大约 40% 的风险投资基金是亏钱的,在中国也不乐观,有些数据表明可能表现更差。因此,如果单纯为了利润,做其它的投资可能更有保障,但是如果想和聪明的人在一起,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以上内容摘自wujun的来信。